传统虫害监测靠人工巡查、凭经验判断,不仅耗时费力,还常因数据滞后错过防治时机。物联网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出现,让虫害防控变得精准高效,成为现代农业的 “隐形卫士"。

系统通过 “感知 - 传输 - 分析 - 预警" 闭环运作,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值守:
精准诱捕与采集:田间设备利用趋光性、性诱剂等多种方式吸引害虫,配合高清摄像头、环境传感器,同步捕捉虫体图像与温湿度、光照等数据。
实时数据传输:通过 4G/5G、LoRa 等网络,将采集到的信息快速传送至云端平台,确保数据及时同步。
AI 智能分析:云端算法自动识别害虫种类、数量,还能结合历史数据与气象条件,预测虫害发展趋势,主要害虫识别准确率超 85%。
自动预警推送:当虫量超过预设阈值,系统通过手机 APP、短信等方式发送预警,附带防治建议,让农户早做准备。
效率更高:24 小时不间断工作,单日处理样本量可达数千只,数据准确性与人工计数误差小于 10%,大幅减少人力投入。
防控更准:能提前 7-10 天预警虫害爆发,如针对水稻二化螟的羽化高峰预警,可指导精准施药,农药使用量能降低 30% 以上。
成本更省:虽初期有设备投入,但长期可节省监测成本 60% 以上,同时减少农药残留,提升作物品质。
这套系统适配多种农业场景:
大田与经济作物:在水稻田监测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,果园防控金纹细蛾,茶园防治茶尺蠖,守护各类作物生长。
生态与科研:积累的虫情数据为昆虫生态学研究提供一手资料,助力揭示害虫发生规律。
特殊区域防护:在草原、林场等区域,可针对性监测蝗虫等迁飞性害虫,追踪扩散路径。

如今,越来越多农田用上了这套 “智能哨兵"。它不仅是技术的升级,更推动农业从 “事后补救" 转向 “事前预防",在保障产量的同时守护生态,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